關於「標準答案」這件事

對於「標準答案」這個議題,在我心裡卡了很久,直到最近,才真正有點頓悟。

雖然從Podcast中,會聽到麗芳說,不要對孩子有標準答案、要好奇孩子的想法,但我心裡不免還是會想:「是什麼都不要有標準答案嗎?好像不是這樣?」。即使帶著這樣的疑惑,我還是盡可能的提醒自己:「去問孩子『為什麼』、去好奇孩子的想法」。

可是我發現,在這樣的模仿狀況下、不是由自己好好從頭到尾梳理過或是頓悟得到的結論,我常常會忘記,甚至得提醒自己「控制」有時壓抑不住的火氣,又想回到能讓自己有所掌控的局面。

一直到與孩子參加了營隊,從中觀察與學習,以及陸陸續續與麗芳還有其他媽媽們聊天,才逐漸懂得為什麼要好奇孩子的想法?所謂「不要有標準答案」是什麼意思?

「不要有標準答案」指的是對「想法」本身,想法沒有對錯、沒有標準答案。但想法不是無中生有,它是由經驗、語言、認知、脈絡中出來的。也就是說,從去理解孩子的想法,推敲孩子的認知,協助他往更好的方向前進。

那為什麼對孩子想法不要有標準答案?如果我是想要培養一個會思考的孩子,但凡事都用標準答案去評價,那這與我的心願是背道而馳的。當大人心中固守標準答案或標準時,就很難容忍孩子不如他們預期的「我思」。當有標準,就會產生對與錯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大人會和孩子「協商」到他要的,進而壓制孩子的想法,而不是以「提供其他角度或想法的語言」去和孩子真正的「討論」。

什麼是真正的討論?我聽到與理解你的想法,甚至知道你為什麼會這麼想。要達到這兩點,首先大人得好奇孩子的想法,若覺得這想法有問題,才有機會繼續了解,是哪個部分是需要修正、加強,甚至是翻轉頓悟。接下來一起對這個想法脈絡分析:影響、後果、利弊得失、代價。大人也可以提供針對議題或事件本身不同的切入角度、想法脈絡,和孩子一起建立盤面。有盤面,才知道取捨什麼,也才知道下一次還可以怎麼做。

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去問孩子為什麼這樣想,而是拉起標準答案的封鎖線,那麼也就無法往下探究孩子的想法認知是否有狀況,也無法和孩子一起建立對議題的盤面思維,即無法產生思維交換、拓展孩子的思考。這對「培養會思考的孩子」是有利的嗎?

因此,在這樣的思考下,會發現如果一開始就一刀切下標準答案,後面的損失非常大,也非常可惜,那麼自然你會使用好奇孩子想法的語言,也更知道為什麼要彎下腰、蹲下來,對孩子說:「你是怎麼思考的?我好好奇,可以說給我聽嗎?」。

有些時候,所謂的標準答案,是經過深思熟慮、利弊得失、盤面思維過而浮上水面的。重點不在於是什麼脫穎而出,而是沉潛於水中,讓人看不見的思考漩渦。

這篇文,是為自己而寫的。長久以來,我很常認為每件事有標準答案、最佳解,因此很容易拿世人所謂的標準答案來自我批判。但當我慢慢思考到前面說的這些事情,這心中的對與錯、自我批判、擔心放下了許多。我的一切想法,只是我歷、我思,是廣大世界中的其中一種,既重要也不重要,不需要用對錯的方式看待,而是用「這只是我思、個人觀點,拓展思考的過程,這不是標準答案,更或許不是最終思維,甚至可以與其他思維並行」。因此,某些時候,我必須去做、去犯錯、去修正,自己梳理好自己的脈絡,然後去看別人的,從中比較與分析思考,藉由其中的差異,去思索原來有其他可能性,拓展或是翻轉自己的思考角度、認知、經驗值、脈絡等等。

這整件事,從自麗芳那聽到,到自己真正稍微有領悟,真的是覺得自己好像邁了一大步,卻又只是走了一小步。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