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陣子,工作室開了一些親子討論活動,顧名思義這是要親子共同參與討論學習的。在練習過程中,孩子的問題漸漸浮現。因此,最近有一項家長作業,是關於「思考導致孩子現狀的原因」,以及「當媽媽60歲時,妳希望的親子關係與孩子具備的能力」。
我的孩子們在討論的過程中,常常呈現的是一問一答、不會對影片或彼此的想法好奇或提問的狀態。對於這個狀態,我從起初的觀察發現,逐漸轉變為「為什麼有這個狀態的發生」?
思考這個狀態發生原因的過程,對我來說要花很長的時間。除了要跳脫出來俯視自己的親子相處,還得不斷觀察其他親子、要聽麗芳Podcast給自己方向,也會需要其他人的指點,而且或許還有其他可能性還沒有被找出來。
導致孩子們狀態的原因,一開始會認為是孩子本身的問題,也就是孩子的認知哪裡卡住?孩子看不懂?孩子說不出來?孩子不敢說…。再繼續推敲,才會逐漸思考到媽媽自己身上。
為什麼不會討論?因為沒有討論的對話模式。
為什麼沒有討論的對話模式?因為沒有思考的語言。
為什麼沒有思考的語言?因為媽媽沒有給。就算給過,也還沒有一起練到下意識。
為什麼不會討論?因為沒有討論習慣。
為什麼沒有討論習慣?因為媽媽不夠好奇孩子的思維(示範),所以孩子不知道什麼叫好奇他人思維。因為媽媽對作業內容有既定價值,所以孩子自然會猜心。因為當作是作業,所以要正經八百討論。因為是作業,所以要趕快有個回答。日常,因為在時間壓力下,加上重視結果,導致過濾掉有趣的小思維。但大思維又沒能力討論。
經過這些思考,我大致將原因分成三個部份:心態、親子對話慣性、議題動態調整的靈活性。
心態
我們的國民教育真的很成功,聽到「作業」這兩個字,很快會下意識啟動備戰狀態。我的心態是,既然是作業,所以要準時繳交。由於學校也有作業,以及孩子有另外要做的練習,現實的時間壓力很大。再加上「被評價」的預期心理,導致整個往「重結果,輕思維過程」的方向倒。所以,孩子不覺得在聊天,而是另一項要給答案的作業而已。
另外,我也在自省,孩子的思維模式對我來說是有趣的嗎?我們有產生聊天的自在愉悅嗎?孩子的思維模式對我來說重要嗎?對我來說,什麼才是放心?究竟我把孩子當成我的孩子,還是一個獨立的未來成人?我站的角色是什麼?這個,關乎我目前的教養層次,更關乎親子間的認知差距。我沒有讓孩子足夠理解到,未來他必須獨自面臨許多問題,必須會和自己對話思考、和他人對話思考。所以孩子不能深刻的瞭解到,媽媽是在為他建立能力,他是為了自己而練。而有時候,我也沒有跳脫慣性,把自己拉到協助者的角色,讓事件完全發生,成為一種討論的議題。
因此,我調整了心態:對話模式才是練習重點,交作業是附加結果。以練習建立信任的對話習慣、練習語言(描述影片過程、好奇對方、思考)為目標,期待未來可以練習思辨。
還有最後一個心態問題,就是對於議題有既定的價值判定。不管是議題本身,或是指定內容的固著,都會影響聊天對話的練習。我想到可以用「瞎子摸象」這個故事來思考。站在盲人的角色,人是無法認知到自己既有認知外的認知,所以不一定我認為的就是對的。站在大象的角色,議題是中性的,本身就有許多討論層面與角度。因此,無關對錯,可能只是立場不同。要的是思維討論的過程,不用被作業框住。
親子對話慣性
沒有突破過去親子對話慣性,導致孩子沒有建立對話能力。包含兩點:
1) 對「思維交流」這件事缺乏練習
這又可分為「缺乏議題聊天討論的習慣」、「沒有討論的對話模式,只有下意識、直覺式的對話路徑」。
缺乏議題聊天討論的習慣,與上述心態互為因果,同時也沒意識到思考是要練習的。而直覺式的對話路徑,則是與語言模式和單一對話樣貌有關,這部份受我們長期的教育模式影響。
2) 沒有給新的思考語言、對話語言,就算有,也還沒練到下意識
語言(背後代表認知、思維)的不同,會產生不同的對話模式。不管是媽媽還是孩子,若沒有練習新語言,或是練到下意識,基礎還沒打穩,新對話模式尚未能展現。
想要打破慣性,就得有意識建立習慣,包含聊議題、事件、身邊的人、思維,不論是藉由影片、故事、有趣的小事都可以。
還有,練習新語言路徑。不能直覺式的脫口而出,而是得緩一下,思考一下再說。以及展現「我在聽,而且我好奇」,而不是「我質問」的語言。這些得要練到下意識。
最後,我想要示範對話的愉悅語言,希望這樣的語言,能成為孩子的心理語言。
作業議題動態調整的靈活性
當這個議題孩子不是很懂,或因為生活經驗的關係無法讓孩子共鳴。我能不能調整方向,變成知識點的增加,或藉由相似經驗來協助孩子理解?還是我執著於這是作業的規劃方向,而不是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?
而「思考導致孩子現狀的原因」以及「當媽媽60歲時,妳希望的親子關係與孩子具備的能力」,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議題,其實是可以放在一起思考的。麗芳拉高我們的視野,讓家長有機會抽離繁忙的日常去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?去檢視自己要的,與孩子的現況有沒有偏離?需不需要調整?哪裡要調整?怎麼調整?因為,孩子的現況,其實呼應的是家長的教養思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