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集的概念,也是我之前的盲點,因此想把它寫出來,做為自我提醒。
在這個導圖裡,我分成三個部份:事件、思維、盲點。
事件
Podcast裡的事件有兩個:
1)美食街事件
孩子一直跟著隊伍,遲遲不做決定,過程沒在思考、決策。導致最後沒得選了,不是按照自己真正的喜好決定,心生不悅。
2)科學課事件
孩子明明付錢了,卻沒拿到票,但不敢去爭取。這損失的是,一來因為沒有憑證,所以時間到可能進不去。二來也錯失與大家建立共同記憶的機會。啞巴虧吃久了,在心裡會累積許多憤恨,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好事。
思維
在思維這部份,區分為:麗芳對孩子的觀察與麗芳對於孩子狀況思考到的影響與處理思維。
這個孩子是屬於圖像思維的人,他因為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,因此缺乏語言練習機會。在缺乏足夠語言表達自己與解讀畫面的情況下,對內,會將小小的情緒無限放大,不斷地折磨自己。對外,他會隱藏自己的弱點,不希望別人看到,所以常常說「不要、隨便」當作保護色。也因此,在團體裡,他常常是當跟隨者。
這些狀況會造成什麼影響呢?
1)圖像思考+語言不足
孩子因為沒有足夠的語言,所以沒辦法對腦中的影像做恰當的分析與解釋,所以他會困在錯誤解讀下帶來的感受或是誤解裡,而這又會影響他對自我的解讀以及人際關係。
因此,處理思維是,只要他有能力描述出來,那麼就有機會不將感受悶在心裡一直發酵(不論是恰當解讀或是驗證想法)。所以安排他上一對一的語言課,多多練習觀察與描述的教案,協助發展能力。
2)孩子即將步入青春期,如果繼續當跟隨者,又會如何?
為什麼會想當跟隨者?因為輕鬆。不管是掩飾自己的不懂,或是不想承受後果。但對孩子長遠來說,這是不是一個對他有利的認知?當跟隨者,就不用衝到前面去練能力,而沒有練起能力,對孩子的各個層面是吃虧的。
因此,要由兩個部份雙管齊下,調整認知:
a)對家長而言,孩子年紀到了,要轉變教養方式。首先,分析經驗調整認知,如果只是當追隨者,不敢為自己爭取、決定,後果是什麼?這部分如果繼續下去,會怎麼影響人生?那麼如果是有能力自己爭取、決定,又會得到什麼?去分析兩者對自己的利弊。
不管是從這兩個事件,或是麗芳對孩子的觀察、了解,她發現這孩子長期以來只當跟隨者。所以利用孩子經歷的經驗,帶他去看脈絡、去討論分析。從Podcast的內容,會聽到她帶孩子看因果與利弊,用的語言是啟發思考、探索孩子認知的,例如:「這個行為產生的影響是什麼?」、「這個影響對你有利還是有害?」、「你要不要這個結果?」等等。對比我自己不自覺常會用的:「你為什麼不去做…?」相較之下,我常使用的是指令式、行為控制語言、暗示標準答案語言,當然這很大的部份是由於我的語氣、態度,以及心不夠穩帶出的結果。其中的本質是,我還停留在想控制行為、控制狀況,而不是對孩子行為背後認知的好奇,甚至不把親子認知不同的狀況視為成長點,而是失控點。藉由聽Podcast,去聽到麗芳使用的語言,聽出差別,提醒自己去調整。
接下來,創造新經驗,給他裁量權,練習為自己決定、爭取、負責,甚至利用經驗去好奇他的決策認知。
隨著孩子年紀轉變教養方式,是家長們的盲點,例如我自己,曾被麗芳點醒,如果我的教養方式持續不變,那孩子會被我越養越弱,還是具備能力有擔當?而我又想要有怎樣的孩子?
b)對孩子而言,也是要調整認知,是要努力強大自己,還是要練習吞委屈?
這是孩子的卡點,所以要由發生的事件,例如美食街事件、科學課事件,帶他去脈絡分析,跳脫自己本位的視角,以更高的維度俯視整個事情發生的狀況。由分析經驗,產生新認知,思考利弊。
盲點
由孩子的狀況,可以思索出盲點。
孩子當跟隨者很輕鬆,也會得到兄姊爭取來的利益,但這是短期的。長期來看,這樣的認知行為對孩子來說不利。首先,因為沒有在前面搞懂狀況,所以會看不懂。在前面的人和在後面的人看到的風景不同。因為看不懂,所以害怕。因為害怕,由於自我保護的本能,就會習慣先拒絕。但孩子沒思考過,拒絕後得到的損失是什麼?
當跟隨者,孩子是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,也因此他沒注意到自己往往只能接受別人要的東西。如果剛好是他要的,就沒事。但如果不是他要的,因為不是從脈絡看整件事,當以他自己的角度、腦中的畫面去看的時候,就會產生一個認知:「為什麼我都撿剩的?」。同時,伴隨產生不爽的情緒,這就是盲點所在。
他錯誤解讀了整件事,這源頭是因為自己的不爭取,沒有釋放自己想要什麼的訊號,所以別人不知道。也由於自己的不爭取,只當跟隨者,自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,而不是他人的欺負。這樣就影響了他對自我的解讀,也產生了人際衝突。
此外,他也沒有思考到,在別人的照拂下可以很容易得到好處,但當分道揚鑣的時候,有能力的會是誰?
因此,一方面帶他分析整件事的脈絡、思考影響與利弊,另一方面當他改變,願意去嘗試、願意爭取的時候,趕緊給他一個好的回饋,也給一個加強認知的語言反應:「哇!這是你自己爭取到的」。
以上是孩子的盲點,家長也有盲點。
孩子對我們來說是孩子,尤其又是從小看到大,不自覺的會想照顧他。但隨著時間流逝,孩子逐漸長成,離面對現實的時間越來越近。現實是,社會資源有限。現實是,孩子必須有能力面對問題,不管是單槍匹馬,或是組隊打怪。如果我們主動或被動的讓孩子當跟隨者,未來很有可能在許多層面吃虧,產生不必要的情緒折磨。
照顧,也是有分類別的:把孩子永遠當成孩子照顧、控制好好的照顧、陪孩子練習的照顧等等。如果是陪伴孩子練習的照顧,某些時候,家長是得狠著心、捏著自己的大腿,讓他承受自然後果,然後分析、討論、再嘗試。
麗芳曾經對我說,我為孩子做太多了。我做太多了,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練習能力的機會。我其實也為孩子做太少了,因為我沒有多給機會,讓他們練習能力。也沒有意識到,當孩子說不清楚的時候,不應該是主動貼心的去理解他的想要。而是要求他說清楚,或是承受「我聽不懂你說的」而不得的自然後果。帶孩子去思考,要去練能力把話說清楚,還是把苦吞下去?
要非常小心的一點是,「對孩子有要求」這樣的思考脈絡,是站在孩子的立場,站在孩子人生脈絡的利益上,以孩子為出發點。而不是以家長的利益、家長想要控制行為為訴求。這其中的細膩,真的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!
當孩子的陪跑者,對他的現況了然於胸,卻持續陪練能力,難道不才是同理孩子的真意嗎?